元宵.jpg  

     ~元宵節快樂~

        元宵節是農曆新年後第一個大節日也是一年中第一個見到的月圓,所謂「月圓人團圓」~一鍋圓滾滾的湯圓、一團團溫暖的燈火,即象徵著重視家族團聚的中國人祈求全家團圓、平安的心願。

 

       在孩提時代,我們把台灣傳統的花燈叫做「鼓仔燈」,傳說天官大帝在元宵夜下凡時,最喜歡和小孩玩耍,所以在這一天晚上大人不會禁止小孩外出,以免錯過天官賜福的機會。因此,平常不能玩燭火、不能夜遊的孩子,在元宵夜能外出「迎鼓仔燈」簡直是樂翻天且百無禁忌的日子。

 

        在60年代的孩子,大部分的家庭環境都不是很好,所以遊戲的題材都取之於大自然,相對的鬼點子也較多。每年元宵節前,眾姊妹們總會去收集別人家不要的克寧奶粉罐,用一支鐵鎚和鐵釘,開始在罐子的周圍打洞,再綁上一條鐵絲並穿上一根竹子、點上一根紅色小蠟燭,即完成了一個自製的「鼓仔燈」

 

       「妳們看!我今年拿的是紅色的紙燈籠喔!是我媽媽買給我的。」

 

       「我的是有畫老虎圖案的燈籠,是我阿媽買給我的,怎麼樣啦?」

 

       每當左右鄰居的小孩在互相炫耀時,我們姊妹們就會異口同聲地對他們說:

 

       「那有什麼了不起呀!妳們用紙做的燈籠,等一下吹起大風時,就會變成火燒燈籠,我們的鐵罐燈籠,刮颱風也不怕!」

 

       「而且我們的奶粉罐燈籠還可以玩辦家家酒呢!」二姊很快的把鐵罐蓋在地上並用鐵鎚、鐵釘在底部打了很多個洞。

 

       「對呀!三妹、四妹去撿一些樹葉來。」大姊在地上點燃了一根蠟燭之後,再把奶粉罐蓋上。

 

       「樹葉來了!」我興奮地叫著。

 

       「把樹葉放到罐子上就可以炒菜了!」二姊說。

 

       「哇!我也要炒,我也要炒……」就在大家樂的不亦樂乎時。

 

       「火把來了!火把來了!誰要跟我們去探險啊!」一群隔壁鄰居的男孩對我們吆喝著。

 

       「哇~好酷喔!為什麼竹子不會被火燒掉呢?」我一臉納悶著。

 

       「我要去!我也要去!」大家高興地叫著。

 

         就這樣一大群小孩帶著刺激又緊張的心情提著燈籠跟著拿火把的酷哥一起到黑森森的竹林裡探險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各種習俗~如各地方舉辦的燈籠會、吃湯圓、猜燈謎、平溪的放天燈、鹽水的蜂炮、澎湖的乞龜、台東的炸寒單爺等等仍歷久彌新;只是現在燈泡照明的花燈取代了燭火搖曳的傳統燈籠,一群小孩夜遊探險的景象也較少見了。尤其是現代父母的教養態度總是過渡保護而放心不下讓孩子去親身體驗一些事事物物,所以孩子見聞學習的機會也少,許多知識的來源只能從書本及電腦中得知,卻無法深刻體會生活中還有許多的樂趣能讓自己的生命過的更精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元宵節
    全站熱搜

    La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